我很不想写这个东西,我家人从小让我吃饭前洗手。但是这个文章比较特别,我们就看下面一些观点:在耶稣时代(公元1世纪):

  • 人类还不知道细菌、病毒的存在;
  • 也没有“传染病”与“公共卫生”的科学概念;
  • 医学仍停留在“洁净=纯净=蒙福”的象征层面。

法利赛人强调洗手,是出于一种象征性的敬畏,但是潜意识里面有原始的一些卫生观点,而且他们还知道他们自身是没有力量清洁的,需要依靠水源:

“不要让世俗或不洁的东西污染我们与上帝的关系。”‘

其实犹太教关于洁净的起源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东西,我这里身体和灵性的干净,在这个位置是同步的。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当时人们对疾病传染的直观认知,对“口入病源”的概念几乎不存在,他们不会把吃东西或口腔接触直接理解为主要感染途径。普通民众会把病与不洁净或神惩罚联系在一起,例如:

麻风病被视为罪或上帝惩罚(利未记13章),因此避免接触。
生病被认为可能与不遵守律法、饮食或不洁净有关。
间接体现了“避免接触可疑病源”的经验性认识,但不会明确理解空气传播、细菌、病毒等科学原理。

在中国公元前3-5世纪《黄帝内经》(约战国至西汉成书)提出“阴阳五行”与“气血失衡”理论。认为疾病多归因于邪气侵袭(风、寒、暑、湿、燥、火)、气血失衡环境因素。民间仍有“鬼神作祟”“祖先惩罚”观念,但正式医书以自然哲学解释为主。

[3] 耶稣回答说:“为什么你们因拘守传统而违背上帝的诫命呢? [4] 上帝说,‘要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被处死。’ [5] 你们却说,‘人如果宣布把供养父母的钱奉献给上帝, [6] 他就不必孝敬父母了。’你们这是用传统来废掉上帝的诫命。 [7] 你们这些伪君子,以赛亚针对你们说的预言一点没错,

[8] “‘这些人嘴上尊崇我, 心却远离我,
[9] 他们的教导无非是人的规条, 他们敬拜我也是枉然。’”


[10] 耶稣召集了众人,对他们说:“你们要听,也要明白。
[11] 入口的东西不会使人污秽,从口中出来的才会使人污秽。”

[12] 门徒上前对祂说:“你知道吗?法利赛人听见你的话很反感。” [13] 耶稣回答说:“凡不是我天父栽种的都要被连根拔起来。 [14] 随便他们吧!他们是瞎眼的向导。瞎眼的给瞎眼的领路,二人都会掉进坑里。” [15] 彼得对耶稣说:“请给我们解释一下这个比喻。” [16] 耶稣说:“你们也还是这样糊涂吗? [17] 岂不知入口的东西都是进到肚子里,然后排进厕所吗? [18] 可是,从口中出来的乃是发自内心,会使人污秽。 [19] 因为从心里出来的有恶念、谋杀、通奸、淫乱、偷盗、假见证和毁谤, [20] 这些东西才使人污秽。不洗手吃饭并不会使人污秽。”

https://bible.com/bible/36/mat.15.1-20.CCB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