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并不懂这些东西,我只是在搬弄文字而已,多有疏漏,见谅
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有名谓天地。天地有形位、有阴阳、有柔刚,是其有名也。万物母者,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也。
🤔这段你怎么理解?
😊万物都存在在我们的心中,而我们的意识只生活在其中非常狭小的一端。学会认识并与这个宇宙思想保持一致时,我们可以开始超越我们个人意识的局限性,并更深入地与道相连。
道通常被描述为万物的“母亲”或“本源”,因为存在的一切都是从道中产生的,并由道滋养和维持。有时候我们很难意识到‘道’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许它的力量太过于微妙而难以捉摸。无论我们是否知道,我们都在被道所滋养。通过加强这种这种‘联系和养育的意识’,我们会更好的与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
天地在养育我们的时候,会有,有形之养,和无形之养。有形就是养育我们的身体和人际成长,无形是我们的精神和生命。宇宙就像一个广阔的、包罗万象的母亲,在多个层面上以多种方式养育我们,无论是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
🤔但是我感觉有时候我们对于养育其实并不是很感激,有时候上天给我们到这个世界的生命,我们也不觉得多高兴,或者甚至觉得失去意义。
😊人们很容易将生命的不可思议的礼物以及宇宙维持和滋养我们的多种方式视为理所当然。有时,我们会陷入日常生活中的挣扎和困难中,以至于忽视了更大的图景和我们周围的祝福。有些朋友或许喜与所求皆得,有些人或许悲与自己求而不得。更有时候有时我们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幻灭或沮丧,以至于我们质疑这一切是否值得,或者我们的存在是否有任何意义。
熟悉道家的朋友们,也许听过这样一段文字“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
所以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在道家思想中,这种痛苦可以看作是一种与道的‘脱节’,遗忘了我们真实本性和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通过重新与道建立联系并记住宇宙维持和滋养我们的多种方式,我们可以开始重新发现对我们被赋予的生命以及我们周围的许多礼物和祝福的感激和感激之情。
当我们培养链接自己的先天之气,发现它们去如此的喜悦,可以赶走身上抑郁沉重的心情。通过与道与生俱来的智慧与和谐相联系,我们正在挖掘快乐、和平和满足的深层源泉,可以帮助平衡和协调自己的内在,学会按照自然的节奏和流动,而不是抵制或试图控制它们。
道教经常谈到回归未雕琢的状态的重要性,这指的是在我们被社会和经验所制约之前,一种纯真和简单的状态。这种状态通常被描述为一种回归,在那里我们重新发现我们的真实本性以及我们内在的内在智慧与和谐。
在道教中,人们相信刚出生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与道联系在一起,并能够与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但随着我们的成长,并接触到社会的价值观和条件,我们开始与和谐与简单的自然状态失去联系。因此,道家修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忘掉”导致我们偏离本性的习惯和条件,并回归简单状态,纯真和喜悦。这不是说一定要返老还童,而是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自然智慧和快乐中学习,获得灵感与源泉。
🤔我们的思想经常被欲望、恐惧和其他心理模式所笼罩,这些模式阻止我们看到事物的真实本质,忘记自己本来应该的样子,不知道与当下的环境和谐相处。
是的,因此,在道教的修行中,我们被鼓励超越平常的心灵,进入更深层次、更直观的意识层次。在这个层次中,我们能够直接看到事物,而不受我们的心理习惯和条件的干扰。为了进入这个更深层次的意识,我们必须安静下来,更深入地与我们的内在智慧联系。“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 就是这样的意思。有时候日常普通思维,无法让我们处理挑战和挣扎。我们可能需要依靠一种更深刻、更直观的智慧,在佛教中叫做‘止观”,’这种智慧来自我们有限的日常头脑思维和狭窄的感官之外,来自于宇宙天地的深刻智慧和祝福,需要持久的练习才能看清他们,正所谓“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